- 她的文章
1病原:粪链球菌2流行特点:由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叫做鸭链球菌感染,主要引起雏鸭的急性死亡。3临床症状:(1)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松乱,消瘦,嗜睡。(2)拉稀,粪便呈绿色或灰白色或淡黄色:发病急,病程短。4剖检症状: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的特点。实质器官出血较为严重。5防治方案:(1)加强饲养管理,用百毒杀或典力洁喷雾消毒。(2)炎毒康拌料或金维…… 查看全文
1病原: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多种致病因子,包括具有鞭毛的原虫·类巴氏杆菌,以及魏氏梭菌等。2流行特点:鸭坏死性肠炎是发生在种鸭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晚秋和冬季多发。3临床症状:(1)体质虚弱,食欲降低,伏卧于地,不能站立,常被公鸭踏啄伤害,头部及翅部羽毛脱落,突然死亡。(2)产蛋下降或停产,产畸形蛋和软壳蛋。(3)排黄绿色,暗黑色稀粪,伴有血液,…… 查看全文
1病原:沙门氏菌2流行症状:1~3周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死亡率可达80%.3临床症状:(1)一般表现为结膜发炎,流泪,眼脸水肿,缩颈,颤抖,相互拥挤,钻角落或垫草内,呼吸困难.(2)神经症状:头向后弯,运动失调,步态不稳,突然倒地死亡,故此病又称为"猝倒病".(3)下痢,初为粥样,后为水样,成年鸭慢性经过下痢,带血,关节肿,跛... 查看全文
1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2流行特点;(1)可引起多种禽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呈散发性,但以秋末,春初多发,常呈散发性流行.(2)天气突变,营养缺少等因素使鸭抵抗力减弱时,均可引起发病.(3)发病急死忘快.多发于日龄较大的鸭.临床症状:(1)发病和死亡很快.剧烈下痢,排绿色和白色稀粪,有时有血液,且恶臭.... 查看全文
1病原:一定血清型大长埃希氏杆菌2流行特点:(1)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以雏鸭和小鸭的败血型和产蛋的卵黄性腹膜炎危害最严重.(2)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等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3)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应激因素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3临床症:(1)病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食.... 查看全文
1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2流行特点;(1)家鸭~火鸡~多种禽类.1~8周龄雏鸭易感,种鸭很少发生.(2)恶劣的环境条件或者并发病可诱发.3临床症状;(1)倦怠~眼鼻分泌物~轻度咳嗽或打喷嚏.淡绿色腹泄~运动失调~头颈震颤~昏睡.(2)纤维素性掺出物,以心包膜~肝脏表面最为明显,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关节炎.4剖检变化:主要表... 查看全文
蛋鸭脱肛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脱肛的症状和原因:蛋鸭脱肛现象,大多发生在新鸭开产的初期。(1)脱肛的症状:肛门周围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色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输卵管连同泄殖腔一同脱出肛门外,长约3-4厘米,时间稍久脱出部分的颜色由红变绀,水肿,接着引起脱水,溃烂,并带有腥臭味。病鸭行动迟缓,不愿活动,常作蹲伏姿势。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脱出部分…… 查看全文
雏鹅的饲养管理及早饮水雏鹅应在出壳24h内饮水。为了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饮水中可加入一些药物。注射小鹅瘟疫苗的雏鹅,饮水中可加入高锰酸钾(浓度0。05%),连饮3d;注射血清的雏鹅,在每升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2万单位,连饮3d;如果是长途运输,可在水中加入5%--10%的多种维生素葡萄糖,既补充水份,又补充能量。适时开食,放水,放牧开水后... 查看全文
呼肠孤病毒病1997年以来,我国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番鸭主产区的番鸭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肝脾出现小白点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俗称番鸭肝“白点病”或“花肝病”。2001-2003年间,我国江苏、浙江和河北的雏鹅群发生了一种以肝、脾、肾、胰等器官坏死灶为特征病变的疾病,王永坤教授称之为“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研究表明,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均为呼肠孤病毒,前者为番鸭呼肠孤…… 查看全文
2007年9月份广汉市三水镇一家养殖户养有3000只雏鸭,至16日龄发现小鸭约有四分之一出现精神不振、两眼无神、不食,死亡46只,发病较突然。一、临床症状:病鸭多卧地,不愿走动,驱赶时行走缓慢;排黄绿色稀粪,严重时呈水样;步态不稳或斜卧倒地,有的小鸭两腿乱蹬,如划水状,有21只小鸭出现头颈向右弯,死亡呈... 查看全文
每天应对家禽的食欲、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的正常与否认真观察,做到及时掌握禽群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群体不正常,应及早投药治疗,以减少损失。若疏于日常管理,未能及时发现禽群病情,必然贻误治疗时机,导致药物费用增多,禽群死亡率高。二、宜选高敏药物,忌滥用药物高敏药物可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投入量,降低死亡率。而滥用药物的结果是导致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困…… 查看全文